【孟母斷織譯文】“孟母斷織”是出自《列女傳》中的一則經(jīng)典故事,講述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教育兒子勤奮學習、不半途而廢,而以“斷織”來警示孟子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古代家庭教育中的智慧與嚴慈并濟的教育方式。
一、故事總結(jié)
孟子小時候貪玩,學習不專心,常常逃學。他的母親看到后非常擔心,于是用“斷織”的方式來教導他:織布需要一針一線地堅持,如果中途斷了線,就無法完成整塊布。同樣,學習也需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孟子聽后深受觸動,從此發(fā)奮讀書,最終成為一代大儒,被尊為“亞圣”。
二、譯文對照表
原文 | 譯文 |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 | 孟子年幼時,有一次學完回家,孟母正在紡紗,她問孟子:“你今天學到什么程度了?” |
孟子曰:“足以記事而已。” | 孟子回答:“不過能記住事情罷了?!? |
孟母曰:“吾未嘗不念賢者之學也,今汝無故而歸,豈可與俗人同乎?” | 孟母說:“我從未不思念賢人的學問,你現(xiàn)在無緣無故回來,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樣呢?” |
乃引刀裂其織,曰:“子之學,若吾織之斷,其功不成。” | 于是拿起刀割斷了織布,說:“你的學習,就像我斷了織布,功虧一簣?!? |
孟子懼,遂勤學。 | 孟子感到害怕,于是開始勤奮學習。 |
后為天下之賢人也。 | 后來成為天下有德之人。 |
三、故事啟示
“孟母斷織”不僅是一個教育故事,更是一種人生哲理的體現(xiàn)。它告訴人們:
- 學習貴在堅持:任何成就都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積累。
- 父母的引導至關(guān)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
- 榜樣力量強大:孟母通過自身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孟子的成長方向。
四、結(jié)語
“孟母斷織”雖是一則古老的故事,但其中蘊含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它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和誘惑時,要像織布一樣,保持耐心與毅力,才能最終實現(xiàn)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