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點的名詞解釋
翼點,又稱為“翼腭窩”或“蝶竇前壁”,是位于顱骨側面的一個重要解剖結構。它是由額骨、頂骨、顳骨和蝶骨四塊骨頭交匯形成的一個H形區(qū)域。這個位置不僅在解剖學上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實踐中也常被提及,特別是在神經外科手術和耳鼻喉科手術中。
翼點的位置大致位于顴弓上方約一橫指寬處,與大腦的重要血管和神經緊密相鄰。具體來說,翼點附近有腦膜中動脈經過,這是向大腦供血的重要血管之一。此外,翼點還是面神經和三叉神經的部分分支通過的地方,這些神經負責面部表情肌肉的運動以及面部感覺。
由于翼點的特殊位置,它成為了顱底骨折時容易受到影響的區(qū)域之一。在進行某些類型的神經外科手術時,醫(yī)生需要特別小心,以免損傷通過翼點的血管和神經。例如,在處理蝶竇疾病或進行經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時,對翼點及其周圍結構的認識至關重要。
總之,翼點不僅是顱骨上的一個重要解剖標志,也是連接頭頸部與顱內空間的關鍵通道。對于醫(yī)學專業(yè)人士而言,了解翼點的解剖位置及其相關結構對于診斷和治療多種疾病都非常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原創(chuàng)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