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ker】總結:
“Beaker” 是一個常見的英文詞匯,通常指的是一種實驗室中用于盛裝液體或進行化學反應的玻璃器皿。它在科學實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化學、生物和物理等學科中。除了作為實驗器材,“beaker”也可以用作比喻,表示某種容器或承載者。本文將對“beaker”的基本定義、用途、特點及常見類型進行簡要總結,并通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關信息。
Beaker 簡要介紹與分類表
項目 | 內容 |
定義 | 一種用于盛裝液體或進行化學反應的玻璃或塑料容器,常用于實驗室環(huán)境。 |
用途 | - 盛放液體 - 進行化學反應 - 加熱或混合物質 - 觀察化學變化 |
材質 | - 玻璃(常用) - 塑料(如PP、PVC) - 耐高溫材料(如石英) |
容量范圍 | 從5 mL 到 1000 mL 不等,常見規(guī)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
結構特征 | - 圓柱形或錐形 - 有刻度標記(部分型號) - 可帶蓋或不帶蓋 |
常見類型 | - 普通燒杯(Beaker) -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 三角燒瓶(Erlenmeyer Flask) - 試管(Test Tube)(雖非嚴格Beaker,但常被混淆) |
使用注意事項 | - 避免驟冷驟熱以防破裂 - 使用前檢查是否有裂痕 - 加熱時需放在石棉網(wǎng)或加熱墊上 |
結語:
“Beaker”是實驗室中最基礎且常用的工具之一,其設計簡單卻功能強大,能夠滿足多種實驗需求。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 beaker 對于實驗的成功至關重要。無論是學生還是科研人員,了解 beaker 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方法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