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顯微鏡技術可在手術室快速分析腫瘤
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工程師開發(fā)出一種新型成像技術,可以為外科醫(yī)生提供一種快速且經濟有效的方法,在手術室中對組織樣本進行成像,以確定腫瘤是否已被完全切除或是否需要進行額外切割。
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項新技術,他們稱之為平行紫外光聲顯微鏡(PUV-PAM)。
目前,快速取樣并成像手術中獲取的組織樣本的主要方法是進行活檢以獲取組織樣本,然后將其冷凍、染色以提高可視性,并切成薄片并安裝在玻璃載玻片上。然后使用組織學光學顯微鏡對組織進行詳細檢查。
組織樣本表面存在腫瘤細胞表明外科醫(yī)生切開了腫瘤,而不是繞過腫瘤——這意味著部分腫瘤仍留在患者體內,患者隨后需要進行后續(xù)手術以切除更多組織。冰凍切片病理學面臨組織偽影和染色質量下降等挑戰(zhàn),影響診斷準確性和手術決策。
加州理工學院的新型 PUV-PAM 技術將簡化并加快這一過程,無需冷凍、切片或染色組織樣本。即使是表面不規(guī)則且通常太厚而無法用顯微鏡成像的相對較厚的樣本,也可以使用新方法直接成像。這可以讓腫瘤學家能夠在手術室中分析活檢樣本,使他們能夠根據需要切除額外的組織,而無需進行后續(xù)手術。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原創(chuàng)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