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是什么含義】一、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該詞中的經典名句。這句詩表面上是在描寫作者在打獵時想象自己手持符節(jié),奔赴邊關,但深層含義卻表達了詩人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愿望。
其中,“持節(jié)”指的是古代官員出使或鎮(zhèn)守邊疆時所持的象征權力的符節(jié);“云中”是漢代邊塞地名,代指邊關前線;“馮唐”則是漢代一位敢于直言進諫的賢臣,曾為魏尚辯冤,后被漢文帝重用。蘇軾借用“馮唐”的典故,暗指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馮唐一樣被朝廷重新啟用,實現(xiàn)人生抱負。
整句詩寄托了詩人對仕途不順的感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情感深沉,意蘊豐富。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出處 |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
原文 |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
字面意思 | 手持符節(jié)前往邊關,何時才能被派遣像馮唐一樣的人? |
含義 | 表達詩人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
“持節(jié)” | 古代官員出使或鎮(zhèn)守邊關時所持的象征權力的符節(jié) |
“云中” | 漢代邊塞地名,代指邊關前線 |
“馮唐” | 漢代賢臣,曾為魏尚辯冤,后被重用 |
用典手法 | 借古喻今,表達個人志向與現(xiàn)實困境 |
情感基調 | 感慨、憂憤、期待、豪情并存 |
文學價值 | 典故運用巧妙,語言凝練,意境深遠 |
三、結語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不僅是蘇軾個人情感的寫照,也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普遍存在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這句話穿越千年,依然能夠引起人們對人生追求與時代機遇的深刻思考。